Sunday, August 30, 2009

相機近照



每部相機都有不同命運,不同故事。
F5有一股霸氣,亦是菲林機皇代表,應該是大多數Nikon用家印象;而F6則有點英雄遲暮末代感覺,從他以降,Nikon菲林機正式停產。
Nikon傳統習慣把單鏡反光機分為兩大主要家族,例如菲林年代的F, F2, F3, F4……及F50, F70, F80, F90……而FM, FM2, FE, FM3A, FM10又是另一家族故事。
就算時至今日發展數碼單反DSLR,仍然是分為兩大主要家族,如果D1, D2, D3……為之正室,則D100, D200, D300……可算偏房。
出生於11年前的F100不屬於大F家族,所以一出世就被看成為F90後繼者,偏房之後;近年DSLR日趨普及,F100命運除了被打入冷宮或送到二手市場之外,好像別無他處。
平心而論,經過多年相處,F100其實並不比其他機皇遜色,認識一些攝影人可能只是因為一點偏見,未有好好了解他的個性,發現他的優點。
處事心存偏見,最後損失的可能是自己。
Nikon F100攝於鼓浪嶼。

Friday, August 28, 2009

土樓四八



早上拍一張塔下村照片,結束土樓外影,離開這民風淳樸山區古村繼續行程。
昨晚看過地圖及資料,覺得應該可以從南靖縣乘坐公車到永定,再從永定轉乘公車到漳州,再於漳州轉乘公車到夏門,然後可以在夏門乘坐渡輪往古浪嶼。
李叔同的《晚晴集》可說解讀人生之作,而古浪嶼的日光岩,正是弘一法師當年閉關靜修之處,希望到此一行。
以我經驗預計半日行程可到。

Thursday, August 27, 2009

土樓四七



回裕德樓整理背包準備明日行程,閒聊道別之際,樓主張老師提及附近張氏祖祠這地方很有意思,值得一到。
南靖塔下村的張氏祖祠又名德遠堂,有四百多年歷史,已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保護文物,門前的石龍旗桿是這裡客家人重要文化遺產。
以前這裡的張氏鄉親,為鼓勵年青村民勤奮讀書,於祖祠立下規則,凡中舉人、進士或取得官職的鄉親,可在祖祠前豎立石龍旗桿,鐫刻姓名、官銜及豎立旗桿年份等資料,以作鼓勵。
據說這裡的石龍旗桿是全國現存最完整及數目最多的石龍旗桿群,見證這裡客家人重視文明學養及傳統文化思想;當日所見,這裡應有23座石龍旗桿。
想起季羡林《隨想錄》其中一段,大意是「如果人生真有意義,可能就是出於對人類發展承先啟後的責任感……」。

Wednesday, August 26, 2009

土樓四六



如果生命本來就是一張未曝光底片,意義可能就是世上不同風景,需要用心取材;生命只是瞬間快門時間。而生命底片曝光不足或曝光過度,又是一場造化。
土樓外影的最後景點是承啟樓,要總結這次攝影經歷,覺得門前這對聯很有啟發性:「承前祖德勤和儉」,「啟後孫謀耕與讀」。
令我重新思考「家」的意義。

Tuesday, August 25, 2009

土樓四五



承啟樓全景。

土樓四四

Monday, August 24, 2009

土樓四三



每到一座土樓都會找位置拍一張全景,承啟樓佈局一環之內又一環,遊走於其中,有入了迷宮的感覺。

Sunday, August 23, 2009

土樓四二



承啟樓位於永定高北村,於明崇禎年間奠基,清康熙年間建成,至今差不多三百年歷史,全盛時住了六百多人,現在一部份房間已用作旅舍出租,在這裡住一晚體驗生活應該是不錯的經歷。

Saturday, August 22, 2009

土樓四一



攝於承啟樓。

Friday, August 21, 2009

土樓四十



每座土樓都有不同特色,不同的顯赫歷史,但能夠被公認為「客家.樓王」則應該只有這一座承啟樓。

土樓三九

Wednesday, August 19, 2009

土樓三八



只有一百年歷史的振成樓建於1912年,跟其他土樓比較,內部裝修算是近代設計;建築師是一位參加過辛亥革命的清未秀才,後來更被任為民國眾議院議員,令這座土樓增添一點傳奇色彩。走進振成樓大廳,這裡掛上不少牌匾,全部為當時名流所贈,其中「義行可風」、「里黨觀型」就是當時民國總統黎元洪所贈。

Monday, August 17, 2009

台灣加油



點點心意,謝謝三耳。

土樓三七

Friday, August 14, 2009

土樓三六



永定縣湖坑鎮洪坑村振成樓。

Thursday, August 13, 2009

土樓三五



在永定縣攝於往湖坑鎮洪坑村振成樓的路上。

Wednesday, August 12, 2009

土樓三四



離開集慶樓之前拍的照片。
站在這裡看,想起樓主說這土樓的設計,是祖先根據《易經》中的八卦、九宮、九星、二十四山、七十二河洛的格局建築;實在聽不明,看不懂,唯一有點點領會的便是那根據七十二河洛,把200多個房間分為72個單元,及建造了72道樓梯的結構。
聽說集慶樓是全國最大的客家民俗博物館,其實這土樓本身已經是一件珍貴的展品。

Monday, August 10, 2009

土樓三三



集慶樓博物館大約分為五十多個展室,內容包括各種民間生活及傳統藝術,亦有一些古代文獻、聖旨、牌匾、明、清文官服飾及文物等等;雖然陳設比較簡單,但不失為認識歷史文化好地方。

Friday, August 07, 2009

土樓三二



集慶樓特色除了是利用入榫方式建造的木建築結構,另一項令我十分欣賞的特色應該是他的樓梯。全座土樓建造了72道樓梯,把四層樓共200多個房間井然有序分為72個單元,以樓梯數目計算,是福建土樓之冠。

Wednesday, August 05, 2009

土樓三一



集慶樓結構全用木柱橫樑建築而成,沒有用上一根釘子,歷數百年而不變,可算當年科技結晶;全盛時期這裡戶無虛設,曾經住上差不多八百人,應該很熱鬧。

Tuesday, August 04, 2009

土樓三十



集慶樓內。

Saturday, August 01, 2009

土樓廿九



看土樓就是看歷史,集慶樓是初溪歷史最悠久的土樓,建於明朝永樂年間,差不多有六百年歷史。大門的對聯「集益嗚謙德,慶餘積善徵」就是樓名的意思,而紅紙對聯「集益都從謙處受,慶餘只在善中求」是白話解說,佳句。